近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即兰新高铁)新疆段启动联调联试,该条线路上最大的客运站——兰州西客站主体工程也已经完工,标志着兰新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兰新高铁开通后,兰州到乌鲁木齐的时间将由16小时缩短至9小时左右。
“兰新高铁有望在今年年底通车,这标志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与向西开放战略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入了提速发展的崭新阶段。”本报经济观察家、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建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兰新高铁开通促丝路经济带建设提速
据悉,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开通后,老兰新铁路将专职货运,第二双线则专职运行高速旅客列车,这就意味着,客货运输能力都将比目前提升一倍左右。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又称兰新客运专线,线路横跨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全长177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据悉,今年年底整条兰新二线将全线开通,这意味着,甘肃、青海、新疆将进入“高铁时代”。加上宝(鸡)兰(州)客运专线(徐兰客专西段)将于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与徐州—郑州、郑州—西安、西安—宝鸡高铁相连,届时,一条横贯东西的高铁大动脉将把东中西部各省区有效连接起来。
曾经促进了全球商品贸易和文明对话、推动了人类进步和繁荣的古丝绸之路,如今将因为兰新高铁的出现而被重新定义和升华,丝绸之路再度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获得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在张建君看来,“一带一路,路要先行”,有什么样的路就能形成什么样的经济带,兰新高铁的开通表明:我们将在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上打造一条商贸畅通、资源共享、民族互信、文化共赏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张建君告诉本报记者,高铁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新成就与科技创新,兰新高铁有利于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展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必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辐射度与美誉度。
“以兰新高铁为代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标示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那就是通过丝绸铁路将中国与中亚、西亚、中东乃至欧洲沿线国家有效链接,从而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从设想变成现实。”张建君说。
他认为,兰新高铁的出现,将彻底改变西部产业集聚形态和城市带布局,加速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克服沿线省市交通不便、生产要素流动困难等难题,为城市间距较大的甘、青、新地区催化出新型产业集聚、新型城市布局和现代经济增长极。
同时,随着中国高铁向欧亚大陆的不断延伸和提速,天堑变通途、天涯若比邻,时间和空间将大规模压缩,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乃至欧亚各国的要素将加速流动和整合,特别是中国的巨大市场和制造业优势、俄罗斯和伊朗等中亚的资源优势和新兴市场及西欧的技术优势将产生乘数效应,从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为甘肃建设丝路经济带黄金段提供空前机遇
甘肃地域广阔,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而很大一部分地区处于待开发、待发展的状态。兰新高铁的开通将使越来越多的人来甘肃投资兴业、旅游观光,甘肃丰富的资源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释放;同时,客货分线逐步实现,甘肃的货运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这对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甘肃各地的繁荣发展有着深远而积极的意义。据甘肃旅游部门预计,兰新高铁开通以后,甘肃敦煌、嘉峪关、张掖等重要旅游景点的游客将会大幅度增长。
张建君表示,从立足长远和服务于经济社会要素充分流动的角度看,兰新高铁基本上是在河西走廊打造了一条集旅游观光与客运为一体的兰新“新干线”。这充分凸显了开发河西、巩固新疆的战略价值,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含金量空前提升,获得了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他说,兰新高铁的开通,为将兰州建设成为欧亚高铁枢纽中心奠定了基础。他建议,要尽快在兰州新区建设面向世界的丝路出口加工与国际能源原材料工业园区、综合保税港区、高铁物流园区,使兰州真正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的战略枢纽,成为各种商品集聚、中转和生产、加工的工业与物流中心。
张建君建议,从拓展开放广度的角度考虑,可把兰州铁路枢纽站的建设与甘肃及兰州新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等一系列工业相对接,提升产品深加工能力与技术含量,为把兰州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为重要的铁路枢纽与工业重镇做好准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要有中国的率先示范与建设,兰新高铁的开通,无疑提升了甘肃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和参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