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委员会信息(2014年第20期,总第145期)

2014-12-27 来源: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信息

(2014年第20期,总第145期)出版日期:2014年12月10日

葛道凯在“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4年年会”上的讲话

(下)

(接上期)

第 二个突破:明确企业也是职业教育办学主体。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重大的理念创新之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但长期以来企业是以 志愿者、帮忙者的身份参与职业教育的。既然企业是帮忙,那么可以多做,也可以少做,甚至可以不做,都无可厚非。《决定》提出要“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 用”,明确了办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企业的事情、也是企业的责任。对于如何发挥好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决定》提出了4个 政策方向:一是鼓励。如,《决定》提出“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二是激励。比如《决定》提出,“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其办 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现在有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支持渠道。三是要求。例如, 《决定》要求“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这个政策的最终落实,不仅将解决职业教育 的问题,也将解决整个高等教育的难题;《决定》还要求“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硬要求。四是立法。《决定》提 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立法是根本措施。

第 三个突破: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我们有一个深刻体会:职业教育既是教育战线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全社会都应该关 心、支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如何汇聚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合力,需要创新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把职业教育办好办强。全 国职教会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内容很多。比如,《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 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开展多元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等等。今 天参会的有很多行业组织代表,《决定》提出“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要求 行业组织发挥4方面作用:一是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二是推进校企合作,三是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四是开 展质量评价。在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方面也需要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创新,《决定》提出“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让各 利益相关方都参与到学校决策中来,才能在机制上保证学校不会走向自我封闭。

第四个突破:把增强针对性作为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努力方向。这也是过去十几年来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这一次《决定》不仅予以认可,而且进一步强化。关于增强针对性,《决定》提出了3方面的举措:一是坚持5个 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二是强化教 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决定》要求“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把实习实训回归到教学环节这个基本定位。实习实训既是教育教 学过程,就要有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也就必须要保证教学质量。三是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这个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中国产品“走出去”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职业教育也要跟着走出去,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同时也为当地人民的福祉服务。这是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要求。

如 果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这句话可以是:“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 育”,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所谓“同步发展”,就是职业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 升级。由此,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只有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职业教育才会有生命力;社会各界也要确立这样一个理念: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走 得更稳更好,离不开同步发展的职业教育相伴相随。

三、把握方向,坚定前行。

如何把握今后一个时期专科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在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要突出抓好4件事情。

第 一件事情:科学布局专科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决定》明确提出了专科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一是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我们多年来始终为之付 出努力的。二是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这是技术技能积累最直接的载体。高职院校要和企业共成长、共发展,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学校的 发展相同步。三是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新中国成立以来,1990年是一个人口出生的高峰,出生了2802万人,此后出生人口一年比一年少;第一个低谷出现在1999年,出生1393万人;第二个低谷出现在2003年,出生1342万人。今年我国退休人口1775万。可以预见,今后十几年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越来越少,退休的越来越多。这个数据说明,在新的人口形势下,高职院校如果仍只关注十八九岁的孩子,可能会失去发展的机遇和动力。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接近3亿,到2034年将突破4亿。 这要求传统的学历教育之外,高职院校必须承担起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既包括全日制的人才培养,也包括通过社区教育、终身学 习,促进人的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专科高职院校三大功能的科学配置,才能实现国务院决定提出的“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人才培养高地。”

第 二件事情:做深做细内涵建设。通过上面的人口数据,大家不难得出,我国的初中毕业生和高中阶段毕业生越来越少是大趋势,高职的生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决 定》提出“三提高”的招生要求,即“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 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这将进一步改变高职以普通高中生源为主的生源结构。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高职院校生源将逐步变为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 中职毕业生,还有具备实践经验的学生。如果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仍然仅仅单一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将无法满足多元化生源的多样化 需求,学校将失去竞争力。再有,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的企业如何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也需要认真研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果没有深入细致 的实践、总结,就会错过机遇、落后于人。

第三件事情:果断改革高职招生考试。大家知道,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 成为主渠道”。如何通过改革考试招生,把适合的学生吸引过来,是所有高职院校都无法回避的命题。如果还沿用过去那种考语文、考数学、考外语、考计算机的方 法,不仅很难选择到适合高职的学生苗子,更严重的是将对中职发展形成冲击,会把职业教育引向升学教育、走“回头路”。我们职教战线几百万教职员工十几年奋 斗总结出来的经验,可能仅仅因为考试招生政策没有制定好、执行好,而毁于一旦。因此我们呼吁,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生,一定要考技能。要营造就业能力越强, 拥有的继续读书机会越多这样的职业教育文化。这样,高职会办的越来越好,中职也会办的越来越好。

第 四件事情:关注学分的积累与转换。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 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多种学习成果”,包括全日制学习成果,也包括非全日制学习成果,还包括非学历学习成果。这些成果如何实现转换?目前教育 部正在加紧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密切关注,不断研究,一旦政策出台,能够结合学校实际予以推进,这也是为高职院校实现“三大功能”科学 布局提供新的支撑。

相信,只要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把握了方位、把握了精神、把握了方向,职业教育一定会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我们有信心、有毅力去创造这个更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摘编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院校简讯:

测绘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及2014年多源数据获取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在石家庄铁职院举办

111月27日,测绘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及2014年多源数据获取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我院四水厂路校区学术报告厅举办。来自河北联合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等7所本科院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的师生以及河北省地理信息局、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北京嘉禾宇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企事业的技术专家共计24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河北省测绘学会副秘书长安丽静到会给予指导。本次研讨会由河北省测绘学会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

我院副院长杨明教授首先代表学院致辞,对远道而来的专家、老师、学生表示热烈的欢迎。河北省测绘学会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永彬教授作总结报告,对委员会2014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在多元数据获取与应用技术报告环节,来自4家地理信息企业的技术专家为与会师生作了4场精彩报告。其中河北省制图院陆康作《低空数据获取与快速高精度成图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的报告;北京嘉禾宇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王奇、王金鹏分别作《全数字多源数据处理工作站PhotoMod》和《低空无人机数据获取装备介绍》的报告;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熊钊作《我国高分卫星专项及高分二号数据介绍》的报告。

研 讨会上,各高校的参会教师与来自测绘企业的技术专家就测绘类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模式改革、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议题 展开了深入研讨。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希望今后测绘学会能够多开展这样的主题活动,搭建测绘生产单位和教学单位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各高校代表建议在联合编 写教材、组织测量大赛、校企联合办学等方面加强合作与联系。与会代表对我院周密组织安排表示感谢。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铁职院在2014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赛项获二等奖

2014年11月15日,由湖北省教育厅举办的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赛项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我院由电子电气工程系主任王彦领队,指导老师李一平、朱志伟及电子电气工程系学生黎明、彭刚、曾颖三名选手参加了此次大赛。

本次“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内容包括电子产品设计、电子产品制作和工艺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湖北省内各职业院校共派出 48 个组队参加本项比赛,选手们经过9个小时连续奋战,完成了产品的设计、焊接、调试,产品说明书、产品工艺文件和产品设计文件的编写。

最终我院参赛选手发挥稳定,在此次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通过参加大赛,旨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是对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考察;同时大赛也促进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铁职院荣获两项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

第六届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于11月22--23日在江西九江的共青城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10多所职业院校的领导、专业主任和骨干教师,以及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公司、深圳中诺思科技公司、宝供物流公司、得利得物流公司等企业的领导和专家,近3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物流行指委主任任豪祥先生做了题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现代物流职业教育体系”的主旨发言,会议还安排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企业家/院校长人才培养高峰对话”等多场论坛,与会者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深度合作、师资团队建设、实训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学院都国雄副院长、质控处陆建平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公布了2014年物流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的评奖结果。由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行指委)组织专家,对各职业院校申报的教学成果材料进行了初评、网评和会评三轮认真评审,在151份材料中评出一等奖15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43项。我校申报的两项教学成果均获得了优秀教学成果奖。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铁职院教师在北京铁路局优质课评比中喜获佳绩

为提高干部培训教学工作质量,北京铁路局人事处(党委组织部)于2014年11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铁路局党校举办了2014年度干部培训优质课程评比。

参与本次优质课评选的单位除我院外还有北京局党校、北京职工培训基地、天津职工培训基地、石家庄职工培训基地、太原干部培训中心、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参赛教师共16名。本次评选设专业组和管理组两个组别,每个组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本次评选工作,各系选拔参赛教师精心备课,杨桂林副院长、张齐坤副院长、各系教学主任以及专业带头人亲自参加院级选拔比赛,并进行点评,最终学院推选出5名教师代表参赛,其中4名教师参加专业组比赛,1名教师参加管理组比赛。

经过三天激烈的比赛评选,我院教师展现铁院风采,喜获佳绩,包揽了两个组别的一等奖。其中阳东老师获得专业组一等奖,崔炜老师获得管理组一等奖。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交通职院在全国铁路职业院校“内燃机车驾驶与检修”技能竞赛中荣获佳绩

2014年11月10日至13日,全国铁路职业院校“内燃机车驾驶与检修技能竞赛”在齐齐哈尔市技师学院隆重举行。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内燃机车方向)专业8名同学代表我校参赛。

本次竞赛由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铁道机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共有来自黑龙江、吉林、山东、郑州、湖南、柳州、武汉、南京等全国各地15所铁路院校120名选手参赛。

竞赛分为理论测试和实作比赛两部分,其中理论测试包括:内燃机车司机国家职业标准、东风4B型内燃机车运用与保养、内燃机车钳工、机车电工、机车乘务员通用知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相关知识;实作比赛则包括:电空接触器自检自修作业、一次乘务标准化作业(内燃机车检查给油作业)、机车车钩自检自修作业、DF4B型内燃机车电气动作试验四项内容。

参赛选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前期的强化训练和充分准备,在理论和实作项目比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的可喜成绩,铁道机车车辆(内燃机车方向)专业教师张喜俊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通过参加本次竞赛,密切了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拓宽了思路,同时也是对我校铁道机车车辆(内燃机车方向)专业教学工作的一次检验,为今后人才培养,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提供了借鉴的依据。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职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模具技能大赛摘得3项第一

12月8日,2014全 国职业院校模具技能大赛圆满落下帷幕。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职业院校模具专业联席会议秘书长张颖熙,大赛总指挥、山东职业学院副院长祝瑞 花,大赛裁判长、山东大学教授王兆辉,大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史清卫,大赛赞助企业、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渊志,深圳德立 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立鑫,山东职业学院产学研结合处处长陈红康教授出席当天上午举行的闭幕式活动,为获奖个人和单位颁奖。

本次大赛共设置了3个学生组项目和2个教师组项目。经过两天的技能比拼,最终,“注塑模具CAD/CAE/CAM(学生组)”项目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1名,“冷冲压拉延模具CAD/CAE(学生组)”项目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注塑模具工程(学生组)”项目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注塑模具CAD/CAE(教师组)”项目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冷冲压拉延模具CAD/CAE(教师组)”项目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此次比赛,我院代表队共参加了“注塑模具CAD/CAE/CAM(学生组)”、“注塑模具工程(学生组)”、“注塑模具CAD/CAE(教师组)”3个项目的比拼,均获一等奖好成绩。按照赛事要求,大赛期间还开设了微课展示、新技术报告会、试题解析、领队指导教师座谈会等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山东职业学院)

广铁职院与广州合立正通有限公司及国家数字家庭产业基地签约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

12月4日 下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签字仪式在四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学院院长雷忠良,广州合立正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缪华乔,国家 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人才中心主任陈玉琪、工程师高源,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小组成员等出席签字仪式。仪式由教务处副处长向成军主持。

雷忠良在致辞中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协议顺利签署表示祝贺,对广州合立正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为本次合作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预祝三方合作顺利并结出硕果。他指出,学院与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自2010年起就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搭建了“培训基地共建、培养方案共商、课程体系共构、培养过程共管、培养责任共担、培养成果共享”的“六共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该项目于2013年被列为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子项目“行业企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典型试验”,说明学院校企合作得到了行业学会的密切关注和知名专家的高度认可,为校企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学院将与两家单位本着平等、互利、共赢、创新的原则,履行义务,携手共进,共同发展。

缪 华乔认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从国家层面政策出台,到地方推动落实,再到实际的教学班,对企业、学生都是机遇,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就业与用人之间的矛盾。广州合 立正通有限公司高速发展,人员储备需求大,希望未来可以探索出一些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经验,使企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陈玉琪表示,与学校的现代学徒制人 才培养合作,开始时间早,现已走出了一条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未来将协调三方,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全过程进行评估、检查,确保培养质量。希望在国家 出台的新政策指引下,探索建立行业现代学徒制标准化文件,形成可供参考的过程性材料,提供借鉴,进行推广。

雷忠良、缪华乔、陈玉琪代表三方正式签订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后,信息工程系主任王金兰等就现代学徒制接受了《新民周刊》专访。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铁职院获全国高职院校“工程造价基本技能”竞赛多项荣誉

11月22日,由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类专业分委员会主办、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斯维尔杯”工程造价基本技能大赛在南宁举行。

比赛包括工程造价创新思思维、手工计算工程量、软件计算工程量三项内容。来自全国高职土建类63个院校的代表队同台竞技。经过一天紧张激烈地角逐,我校建筑技术学院派出的参赛队继续发扬柳铁人的“火车头”精神,不负众望,一举荣获单项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罗桂发和韦子娥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我校还荣获优秀组织奖。

据悉,我校代表队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手工算量项目方面发挥出色,分项排名广西第一,全国第十,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铁职院学生在全国铁路职业院校内燃机车技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11月10日至13日,首届全国铁路职业院校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内燃机车方向)技能大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技师学院举行。我院牵引动力系2012级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学生李远、郭文博、冯秦飞等8名同学分别参加了DF4B型内燃机车专业理论测试和机车车钩自检自修(小项)、电空接触器自检自修(小项)、内燃机车检查作业(大项)、内燃机车电气动作试验(大项)四个实作赛项比赛,获得了好成绩。

在我院牵引动力系主任李益民带领下,经机车教研室主任崔晶、机车教研室副主任林辉、实训指导教师薛振洲的精心指导,8名参赛队员在一个多月的备战中克服重重困难,精心准备,刻苦训练,认真学习DF4B型内燃机车理论知识和实作技能,在比赛过程中努力争先、奋勇拼搏,经过理论测试、小项实际操作和大项实际操作三个环节的综合评定,我院8名同学取得三项成绩,其中参赛学生李远荣获“机车车钩自检自修+内燃机车检查作业”赛项三等奖,郭文博荣获“电空接触器自检自修+内燃机车检查作业”赛项三等奖,冯秦飞荣获“、机车车钩自检自+内燃机车电气动作试验”赛项三等奖。

本届赛事是全路第一次举办的内燃机车方向的大型比赛,由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铁道机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来自全国13个省的15所铁路职业院校108名选手参赛。本次大赛,不仅提供了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师生钻研专业业务、苦练基本技能、展示学院风采的平台,也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铁院在全国会计信息化大赛陕西总决赛中获佳绩

11月8日,第八届“用友新道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陕西省总决赛在西安举行,来自全省47所院校84支队伍336名 选手在此同场竞技。经过激烈角逐,学院会计与审计专业刘娜娜、唐娜两位同学获得高职组三等奖,学院参赛队获高职组团体二等奖并顺利晋级全国总决赛。全国大 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咨询与就业中心主办,是一项全国性大学生技能大赛。大赛旨在通过对学生的考核,使 学生掌握和理解企业管理与信息化知识和企业管理软件知识,提高企业管理软件应用能力。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生在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中摘得五项大奖

2014年10月26日,第四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西安赛区比赛在西安科技大学举行,我院学生代表队摘得五项大奖。

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借助于最基础的教育机器人平台,强调动手能力,普及机器人创新教育的一项全国赛事。本届比赛共分为北京、南京、武汉、西安等七个赛区。西安赛区涵盖西北六省区。

本届比赛我院共派出五个代表队,分本科和高职组参赛。由本科部黄晨、孙园园、 张珂静三名同学组成的本科二组荣获特等奖(指导教师王亚亚);康建力 、孙合桥 、王馨馨三名同学组成的本科一组荣获二等奖(指导教师刘联会)。

由电气工程系郭瑞麟 、吴天洋两名同学组成的高职一组荣获一等奖(指导教师南江萍);荆桐、周照文两名同学组成的高职二组荣获二等奖(指导教师谢国坤);王琰、 王元园、 高枭雄三名同学组成高职三组荣获二等奖(指导教师张孝芳)。

此次大赛的组队安排、培训、赛场协调组织,由电气工程系负责。大赛结束后,全体参赛人员对我院参赛的组织工作、选手的理论与技能技巧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为明年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充足的准备。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