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乘火车买票无非三种方式,网上订、车站或代售点买,但从今年年底开始,一种新的取售票终端将走进市民的生活。上海铁路局将在长三角三省一市逐步布点站外自助取售票机,计划2018年将增加到400台,方便市民出行购票。
说到“ATM”机,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完全自助的存取款方式,不受时间限制24小时工作,以其方便、快捷的良好口碑,迅速赢得了广大储户们的青睐。其实“ATM”真正的称呼是“自动柜员机”,上海铁路局把这种新型火车票“ATM”机送进百姓生活间,如果真的如自动提款机般方便,对于饱受抢票之苦的出行旅客来说,不啻于一场“革命”!
还记得当年的“春运”,火车站广场上万旅客滞留,列车上人满为患,一票难求。几个、几十个小时的车程,全程跟其他旅客“摩肩接踵”,转身都需要费上一把力气,就连卫生间内都挤满了人的时候吗?那种出行,绝对让人“谈之色变”。那时每逢客流高峰,排队买票的旅客带着板凳、弹簧床通宵排队,队伍从售票厅蜿蜒而出,一直延伸到车站广场、街边路旁屡见不鲜。
随着铁路近年来的大规模投资建设,全国铁路网络的新规划已经把2008年提出的“四纵四横”高铁网升格到了“八纵八横”的高铁主通道。这种发展速度,别说国人,就连铁路自己恐怕也是始料未及的吧。如今的中国人,早已经从关注是否能“都得了”,转为了关注是否能够“走得好”,二十年前那种人山人海挤车、购票的景象恍如隔世。购票方式也从车站售票厅购票,到“满天繁星”似的购票点,转为了网络抢票,再到如今的自助取票,让我们充分享受到了高铁时代、高铁速度下,铁路部门“软硬件”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虽然网民对网络购票的揶揄一直不断,但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民众对铁路又爱又恨的纠结情绪,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就是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
其实网民很善良,路见不平自然要说,有则改之,还是“人民群众大家庭的一份子”;如果如“铜豌豆”一般“油盐不进”自然会激起民愤,群起“共讨之”。好在我们欣喜的看到,铁路部门一直在虚心接受者这些批评,默默地努力做着改进。想要把多年的计划经济给铁路系统造成的各种束缚一朝破除,远非朝夕之功,但是只要虚心接受批评,努力改进,朝着向好的方向转变是必然的。继续努力!争取带给多年来一直对你信心满满、不离不弃的民众更多实惠、更贴心的服务、更多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