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信息
(2016年第20期,总第186期)出版日期:2016年12月20日
依法治教助力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职教体系
12月2日,教育部、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召开“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纪念职业教育法公布实施20周年,总结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分析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谋划“十三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公布实施,我国职业教育从此驶入依法治教的航道,在短短20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立法:职教的里程碑
职教法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规定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体系框架、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集中反映了职业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经验成果,进一步确立了职业教育作为国家一种基本教育制度的地位,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职教法颁行后,21个省(区、市)制定了职业教育条例、实施办法,4个省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条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成为时代的强音。
专家认为,职教法施行20年,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教、环境向好、声誉提升的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中、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年来,累计为各行业输送了1.37亿名合格毕业生。各类培训广泛展开,年培训达上亿人次。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近千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高速铁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快速发展的行业,新增技术技能人才70%以上来自职业学校。
——涵盖学校、教师、学生、教学、实习、投入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和办学标准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免学费政策覆盖90%以上中职学生,助学金覆盖40%以上中职学生、25%以上高职学生。
——1200所国家中高职示范(骨干)校,3000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300个职业教育集团,165个现代学徒制试点,每年30万东西部中职联合招生,近百个全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一系列对外培训和援助项目……
职业教育以崭新的面貌走向第一个百年。
行动:广阔的天地
过去20年,职业教育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取得丰硕成果。
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校企责任共担、深度合作。“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对毕业生用起来就更放心”,合作企业如是说。
机械行业大连机床现代制造职教集团,汇聚上下游企业、行业领先企业、数十所院校,数控行业校企合作“航空母舰”雏形已具。
高职首家省级大学科技园,专利及软件著作1230项——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学生血液。
北京市商业学校实施“教育+产业+文化”精准扶贫模式效果初显,917名云南贫困学生入学,首批171名毕业生入职月薪2000元至4000元。
2009年,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招生。2015年,有色金属行业校企协同“走出去”试点启动。2016年,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建立“鲁班工坊”挂牌。职业教育“中国风”为世界带来“新绿”。
有为才有位。职业学校用实战赢得了尊重。
挑战:向更高目标进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上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蔚然成势,人才要素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紧迫。
在2日召开的座谈上,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指出,必须认识到,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面对国家发展战略新要求和产业革命新趋势,还需要攻坚克难、提升水平。
专家认为,职业教育需要持续改革创新,加快提升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与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契合度。要着力解决一些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支持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引导学生走多样化成长道路,坚定走好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法者,治之端也。历经20年,职教法面临新环境、新任务,其相关内容和规定也需要因应时代进步和事业发展进行丰富和更新。
目前,修订职教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15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相关执法检查。
踏上新的征程,职教法治满帆疾行,将为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摘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院校简讯:
武汉铁职院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铁道信号、铁道通信专业学生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在2016年11月于柳州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铁道信号专业技能大赛中,我院铁道信号工程学院学生团队在“高铁信号系统安装、维护与调试”赛项中荣获全国二等奖。
该赛事由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已经连续举办三年。2016年全国共有25支专业队伍参见比赛,选手素质高,竞争激烈。我院通信信号专业选手童修铭、闻乐然两位同学在罗明玉、张艳、聂荐三位指导教师以及领队喻喜平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训练和准备,在比赛中沉着冷静,稳定发挥,表现突出,取得了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轨道交通应用技术研究院理事会成立仪式在南京铁职院举行
12月3日下午,学校隆重举行轨道交通应用技术研究院理事会成立仪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俞向东副处长代表省教育厅到会祝贺,南京师范大学胡敏强校长、南京工程学院孙玉坤校长、东南大学成贤学院郑建勇常务副校长、上海铁路局南京供电段徐伟段长、上海铁路局申铁杰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王平总经理、中国中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施青松总工程师、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堵建中副总经理等嘉宾代表理事单位出席会议。学校钱吉奎校长、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张涛总裁、屠黎明总裁助理及校企双方有关部门、二级学院负责同志参会,会议由学校曹国红副校长主持。
本次会议讨论通过了理事会章程和研究院工作职责,确定了理事会和研究院组成人选,由南京师范大学胡敏强校长、南京工程学院孙玉坤校长担任名誉理事长,学校钱吉奎校长担任理事长,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张涛总裁担任副理事长,学校曹国红副校长担任研究院院长。经会议广泛研讨,进一步明确了研究院发展方向和2017年的工作任务。
此次召开的研究院理事会成立会议,是校企双方全面合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研究院是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在此平台上,各理事单位共同开展协同创新,推进研究院的建设,强化合作项目的实施,形成轨道交通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共同体。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铁职院举办铁路运输房建设备大修维修规则暨高铁房建设备管理培训班
2016年11月21日铁路运输房建设备大修维修规则暨高铁房建设备管理培训班在我院开班,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副局长吴景海、运输局工务部房建处处长王敏、运输局工务部房建处主任赵英超、我院副院长杨桂林出席开班典礼。
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来自哈尔滨铁路局、沈阳铁路局、北京铁路局等18个铁路局土地房产管理处(所)的共40名处长(所长)将学习《贯彻落实<大维护规则>,确保房建设备安全》、《钢结构建筑的耐久性检测及养护维修》、《铁路房建设备设计特点和维修要求——暖通给排水部分》、《铁路大型建筑幕墙的检查与维护》、《站台限界管理》、《站房及雨棚金属屋面养护维修》等课程。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圆满结束在包头铁职院的铁路专业认识实习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在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期一周的铁路专业认识实习圆满结束。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鲁性瑜、副院长杨昆山、教务处处长王健、继续教育处处长冯海斌、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招生项目主管程鑫华以及相关教师出席了动员会,杨昆山院长代表学院对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来我院进行专业认识实习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次参与专业认识实习的肯尼亚留学生共23名,实习内容包括校外实训基地参观和校内模拟实验实训室参观学习两个部分。在校内实习活动中,肯尼亚留学生参观了我院铁道工程、养路机械、铁道机车车辆、铁道通信信号、铁道交通运输沙盘等多个模拟实训室。在校外现场实习中参观了万水泉南站和包头西机务段,留学生现场感受了货运调车流程和机车检修的作业流程,对铁道专业知识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此次现场实习获益良多。在学习之余,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了足球联谊赛、学生联谊会以及包饺子等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了中肯学生之间的交流,给两院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总结会上,院长张澍东对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圆满完成此次专业认识实习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对他们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表示充分肯定。张澍东院长对他们提出殷切希望,希望这批肯尼亚留学生未来学成后能够为肯尼亚铁路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肯友谊的发展搭建桥梁和纽带。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形势下,包头铁职院抢抓机遇,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办学。在今年上半年,与中航国际合作完成了中老友谊铁道学院筹建方案的编制。本次专业认识实习活动,加强了我院与北京交通大学的交流合作,挖掘了我院组织国外留学生学习、实践的潜力,同时为我院与国内外院校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未来将互派留学生或与国外高校进行专升本学历提升的联合办学。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由辽宁铁职院牵头组建的辽宁铁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2016年12月9日,由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辽宁铁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在辽宁政协会馆隆重召开。辽宁省教育厅领导、沈阳铁路局领导、60家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代表及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由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熊义主持。
辽宁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章雪冬代表教育厅对辽宁铁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阐明了职教集团建设对于辽宁经济振兴的重要意义,并对集团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为集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升介绍了辽宁铁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诞生的背景、集团的定位、宗旨及目标,使大家对集团筹建工作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集团第一届理事单位代表认真审议通过了《辽宁铁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选举产生了集团第一届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首任理事长由沈阳铁路局总工程师骆武伟担任。
新当选的集团理事长骆武伟和教育厅职成处处长章雪冬共同为集团成立揭牌。
理事单位代表大连交通大学副校长关天民代表全体理事单位发言,他表示将积极参与集团的各项活动,认真执行集团理事会决议,尽最大努力为集团的发展献计献策,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大会的最后,集团首任理事长骆武伟讲话。他代表沈阳铁路局感谢辽宁省教育厅的高度信任和各集团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将积极承担责任,做好集团的带头人,努力把集团各项工作开展好,实实在在造福辽宁人民,为辽宁经济的全面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职院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
11月28日,为期3天的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济南圆满落幕。我院铁道工程与土木工程系教师郑恒、柴振波、刘红霞的参赛作品《水平角的测量》凭借独具匠心的设计,荣获大赛高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二等奖。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唯一由政府部门主办的国家级教师教学竞赛,201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6届。本次大赛设中等职业教育组、高等职业教育组和军事职业教育组,来自全国35个参赛队1162名选手参赛,共有435件参赛作品入围现场决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重点考查教师合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解决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并考查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近年来,学院坚持鼓励、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收效良好。今后,学院将继续以信息化教学大赛作为信息化教学建设的重要抓手,贯彻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变革,用新的方法改造教学组织,用新的技术支持教学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山东职业学院)
郑州铁职院在2016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轨道列车司机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11月19日,由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举办的2016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中车株机·捷安杯”轨道列车司机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及颁奖典礼在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建才出席并讲话,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职业资格机构、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赞助企业、中央及地方媒体的领导及学生代表等共同参加。
本次大赛学生组来自全国交通类和铁道类高职、中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等共47支代表队参加预赛,经过各省预赛选拔出29支进入总决赛。我校由王丽红、可心萌担任指导教师,张天彤领队,城轨车辆(驾驶方向)专业学生郭飞龙、孟昭展、张伟华组成的代表队最终获得学生组总决赛团体第七名,名列铁路高职院校之首。
轨道列车司机职业技能赛项主要以地铁模拟驾驶器进行技能操作比赛。设故障处理、应急处置和标准化作业3个项目,分网上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两种方式。设置行业组+学生组的竞赛模式,首次将职业院校学生组纳入比赛,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技能竞赛首次登上国家级一类大赛平台。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铁职院成功承办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活动
12月2至3日,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工作指导委员会、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协办。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王扬南,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林宇,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等领导出席活动。
交流活动围绕“进一步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高试点成效”的主题,展示了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和成果;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实践,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全国151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45家非试点单位,15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新华社、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3家中央和地方媒体,1家教育研究机构,共计400余人参加了交流活动。
王扬南在开幕式作主旨讲话。他分析了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介绍了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进入攻坚克难“施工高峰期”的试点工作作出了工作部署。开幕式后,王扬南专程到广州铁职院调研了学院办学情况。
魏中林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魏中林表示,广东自2011年率先试点现代学徒制以来,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形成了初步理论体系,未来将推进现代学徒制持续健康发展,为培养“大国工匠”贡献力量。
林宇作总结发言,并进行了下一步工作部署。
广州铁职院党委书记雷忠良以“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共推现代学徒制”为题作了分享报告。他以广州铁职院现代学徒制开展情况为例,介绍了学院依托行业优势和扎实的校企合作基础,深化校企融合、工学交替、实岗育人、岗位成才的作用,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形成了校企合作平台实、组织机构实、运行机制实、质量保障实,试点模式多样化、试点要素具体化、合作企业学校化、试点工作指导理论化,试点企业类型多、探索专业多、学生收获多的“四实四化三多”的鲜明特色,有效架起了学院与行业企业人才共育的桥梁,实现了校企双赢。
广东省、中山市、成都市、有色行指委以及试点企业、中高职学校、试点专业等11位代表从不同角度作典型发言,就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落实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方面介绍了工作经验。
随后,代表们参观了广州铁职院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广州大学城国家数字家庭产业示范基地人才中心、广州中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及中山等地方相关企业。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铁职院创新创业教育显成效
12月7日,我校举行了柳州市大学生创业园柳铁职院基地及该校创新创业学院、3D打印众创空间揭牌仪式,与此同时,学校还与柳东新区签订共建高水平协同育人创新平台协议,与CVEIA职业教育创新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柳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签订柳州市大学生创业园柳铁职院基地及3D打印众创空间建设协议。
我校作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四创”中心(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柳州分中心共建设单位,坚持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协同育人,实现了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
从学校第二届科技节暨科技服务成果(作品)展、第9届学生技能节的成功举办,到“工业4.0与高职人才培养”学术报告会、大国工匠走进我校的场场火爆,再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协同育人创新平台的搭建.....学校时刻迸发出强劲的产教融合新力。
科研创新:搭建产学研平台,服务区域经济
2016年10月我校举办的第二届科技节暨科技成果(作品)展中展出的128项师生发明创造成果吸引来校内外嘉宾、众多师生广泛关注。其中,特别展出40余件贴近生活,实用于工、商、农业的科技发明创造成果吸引各大企业眼球,广东创华投资投资有限公司、广西天涌力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纷纷来到场洽谈合作。截止目前,学校申请专利发明38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34项目,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109项。学校与北京中科远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ZK-1301移频自动闭塞智能实训系统(基于ZPW-2000A),连续三年成为全国铁道通信信号职业技能大赛设备,2014-2016年期间企业销售收入1140万元,实现了校企联合、校企共赢。
模式创新:搭建“创新创业梦工场”,培养“双创”精英
我校是人社部批准广西唯一授权“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的培训基地,是全国“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广西首家试点单位,是柳州市创业培训示范基地。
近年来,我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研究和实践平台,建成特色鲜明的“3个1+N”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即“1系列通识创新创业班+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1个创业和职业指导教研室+N个分布各二级学院创新育人平台和创业实训(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学院已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区、创客空间、企业(公司)实践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区、科技创新孵化区和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等功能区域布局,并初步建立起课堂教学、合作共建、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柳州市够力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大学生机器人创客空间项目、3D打印众创空间、智创广告设计工作室等一批成熟企业、创业项目入驻校园。
经过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项目孵化”后,涌现出一批批的创业“达人”。我校学生傅晨洋谈起一毕业就注册资金100万成立南宁市炫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感受时说:“正是有了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实践历练,让自己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更加坚定了现在的创业之路。”而还是在校生的窦烯维同学则自己成立了广西腾凯商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并带动了10个同学就业。
学生不仅在创业上开始形成集群效应,在科技创新上更是捷报频传。近年来,学校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应用技术 “一等奖”、广西机器人创客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2015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高职组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项目二等奖和创业论文一等奖。组织研发“传感器技术综合实验平台”获中国铁路总公司职教科研成果二等奖,研发“自动升降器”项目荣获“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协同创新:“政-行-企-校”产教融合,共建创新创业新生态
“近10年来我们柳铁职院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始终位居全区高校前列。”毕业生成为了区域内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校长周群认为,这与学校坚持把办学紧贴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柳铁职院的学生技能水平高,区域内企业乐于到学校下“订单”,学生入学即“就业”,已成为学生提前就业的新常态。
我校地处柳州市柳东新区(广西柳州汽车城)职教园区内,随着周边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等支柱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学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围绕柳州市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进行专业调整,不断调整提升传统专业,灵活设置新兴专业,保持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和“依存度”。学校相继增设了汽车运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13个新专业,形成了对接柳州市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等主要产业的5大专业群41个专业。
学校依托深厚的轨道交通行业背景,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牵头成立了广西首个职教集团“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以及广西首个校企合作组织“产学合作促进会”,联合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SGMW销售服务(柳州)培训中心,与柳州市柳东新区管委会共建高水平协同育人创新平台,与柳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共同打造柳州市大学生创业园柳铁职院基地、3D打印众创空间,与CVEIA职业教育创新联盟开展战略合作,建立起“政-行-企-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模式和机制,广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元合作,广泛集聚创新要素,形成协同效应。
学校的专业设置深度融入到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充分连接校园与社会、行业、企业,转变教育发展形态,真正把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地方产业发展中,企业的实际项目直接走进了学校,实践性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社会服务,面向社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近年来,学校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南宁铁路局、柳州市就业服务中心等单位累计承担的各类培训、技能鉴定达8万多人次,年均超过1.5万人次。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陕铁院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铁道信号、铁道通信专业学生技能竞赛中荣获优异成绩
11月18日上午,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铁道信号、铁道通信专业学生技能竞赛在广西闭幕,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赵啊强、崔家禄荣获“高铁信号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赛项一等奖,魏武星、魏洋涛荣获“数据通信”赛项二等奖。
“‘高铁信号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赛项陕铁院继2014年后再次夺魁,非常兴奋!本次活动对于推进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将产生积极意义,我们会继续参加这类赛事!”陕铁院一位指导教师说道。
据了解,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铁道信号、铁道通信专业学生技能竞赛“中科杯”“高铁信号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赛项、“华为杯”“数据通信”赛项在广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竞赛由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来自全国27所院校的38支队伍分别参加了两个赛项的比拼。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